中心活動

2023 金振斗博士— 約翰衛斯理的實踐神學與幸福論

講座影片[在Youtube觀看]

登載於院訊483


2022 張聖佳博士愛德華滋與約翰衛斯理論自由意志

講座影片[在Youtube觀看]

登載於院訊470471472


2021 劉世堯博士— 衛斯理與宋尚節的救恩觀

講座影片[在Youtube觀看]

衛斯理週講座已在兩年之前就預備了,當時講者還在修改論文,所以延了兩年。去年因疫情剛爆發,李牧師得到聖靈的啟示,叫他主講,那時李牧師也不知道原因,只是順服,果然當疫情傳出,各國封關,李牧師剛好適時上場。後來逐漸有取代方案出現,連線的遠距視訊也應運而出,解決了許多距離上的問題。這次也是用視訊的方式,與馬來西亞遠端的學者連線,在螢幕上聽講者講述,參照講者提供的講義。

若同學將此次的演講等同視之的話,就真的辜負了很多人。第一個辜負的是自己,沒有能好好把握聽眾的權利。第二位辜負的是講者,劉世堯牧師在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研究,這次演講是他博士論文中抽取出來的精華,他以最摘要的方式做成講義分享給大家,完完全全沒有藏私。第三位辜負的是李牧師,他早在三年前就跟劉牧師邀約。再來是我們這些小人物,包括製作講義的櫃台接待同工忠萱姊妹,幫我們連線的媒體同工習政弟兄和慶國弟兄,幫我們貼講台上告示牌的姚芝師母,幫我們印製精美講義的佰佳印刷場,還有很多很多我們看不到的幫助者。

感謝今天連線算穩定,沒有斷訊,講者的表現非常優秀,邊唱邊講,而且從自己的屬靈經歷講起,將情境帶入到現實的生活裡。他講到自己的重生,談到自己福音出擊宣教的膽識,竟然跑去神壇,與廟柱聊天。他也談到自己決心將自己給主使用時,有聖靈輕聲的告訴他,要永遠為主站立,不可退縮後悔。他講述自己的軟弱,侃侃而談自己如何靠著聖靈的幫助往聖潔的路上走,聖靈如何幫助他克服邪情。劉牧師講的每一句話都是如此真實,能夠喚醒人心,而後再套進神學語彙。

第一講是以衛斯理的救恩觀為主題,講到衛斯理的救恩途徑,每一步神都為每一階段的人預備了可以使用的恩典。劉牧師用表格的方式排列出來,清楚明瞭。末了,他鼓勵人往成聖完全的路上邁進,不要停止,不要氣餒,因為人若要恢復神原本創造人的形像,就當努力不懈的往成聖完全的路上推進。第二講劉牧師介紹宋尚節給我們認識,我們熟習他,但是卻不知宋尚節受衛理宗的影響很大。宋尚節的父親就是衛理公會的牧師,雖然他自己開拓了教會,但他自己卻依然守著衛理公會的牧養制度。據一位學者推斷,宋博士傳道的12年之間,帶領了10萬人信主。這個數據並不誇張,因為我認識很多人的長輩都曾聽過他的講道,接受過他的興奮。

目前教會常常舉辦很多節目來吸引會眾,卻太少去挖掘前輩的屬靈遺產,以致於信仰常流於膚淺與世俗,成為儀式化的敬拜活動,缺少了屬靈的生命與果子。有一次某位牧師語重心長的說: 如果教會停辦活動,多多研究聖經的話語,多譯一些好的屬靈書籍; 不要什麼雙翼、什麼恩惠相遇,就是好好的查經、禱告,教會自然就會復興了。因為信仰僵化,聖靈就不再動工,信徒的屬靈生命必定停滯不動,不動必然後退,久而久之,那麼教會所辦的聚會,就不再是崇拜神,而是崇拜人,變成是人主導了神的聚會。反觀神當然不會進入不尊祂為大的教會,就如同他不悅納不敬虔人所獻的祭牲一樣,如此的教會如何能獻上馨香之祭呢?

第一天講座4/27(週二)11時至12時,與馬來西亞遠端連線順利,劉牧師聲音宏量,口調清楚,講義以摘要式的表格呈現,邏輯思緒明確,由己身的屬靈經歷切入,由淺入深,很能造就聽者。朋友說:這位牧者將信仰活出來了。

第二天講座4/28(週三)11時至12時,連線順利。劉牧師談宋尚節的生平,也談他在耶魯大學資料庫研讀宋博士手稿的心境與研究心得,非常的奇特與珍貴。劉牧師也談到衛斯理約翰是影響宋尚節的眾多人之一,因為宋博士的父親在福州興化所設立的教會就是衛理宗的體系,宋博士也一直在衛理宗的體制之下傳道與辦興奮會。

第三天講座4/29(週四)11時至1210分,連線順利。這次談比較多有關於宋尚節的屬靈過程,從悔改到因信稱義,從因信稱義到成聖,從成聖到得勝,信徒奔走這條天堂路,不應該片刻停止,要竭力追求完全。劉牧師侃侃而談這位宋博士,好像是與他相識已久的老朋友。因為宋博士的一些做法,劉牧師都能說出一個所以然來,而且也不諱言宋博士神學思想有弱點,指出確實不那麼整全,但是劉牧師提醒我們: 終究宋博士看重的是人的得救,而不是要建立什麼學術地位,這種實踐的精神更使得宋尚節能與衛斯理的救恩觀相提並論。

下午將四月份的月報表作出來,同時幫講員報講壇費用,晚上打開信箱,看到講員將他的費用如數交給衛斯理中心做推展費使用,令人心裡振奮。這位牧者的言行一致,又得到了印證。

現場報導稿撰者   中心助理


2020 李昇坤博士衛斯理牧師的DIVINITY牧會


講座影片 【在Youtube觀看】


2019 楊天道博士—衛斯理神學與華人教會

講座影片 【在Youtube觀看】

(演講內容已成部份筆錄2019/7)

聖光神學院即將在今年的衛斯理週,四月23,24,25三日的11時至12時,於院內禮堂舉辦一年一度的衛斯理講座,今年的主講是楊天道博士,講題是衛斯理神學與華人教會。楊博士為中國北京大使命神學院的教授。他畢業於清華大學,卻在韓國的火炬三一神學研究所拿到碩士學位,而後他到美國三一神學院得到博士學位。據李昇坤牧師說,楊博士是接近天才型的人物,在短短幾年的時間已經可以用韓語講道,而且他以外籍生的身份,卻以第一名畢業。研究領域: 長期研究系統神學之神論、聖經詮釋學與語言理論,近年則專注於衛斯理與中國本色神學之研究。

楊博士是以一位華人立場來研究衛斯理,來看衛斯理神學對華人體質是否合適,也看衛斯理神學是否能解決華人教會一些停滯不前的狀況。楊博士的言談非常實際,而且一點也不誇張,他絕不是因為研究衛斯理,才說衛斯理好,而是真的發現衛斯理神學能在實踐信仰上,給人一個新的方向與目標。

機會難得,盼望聖光的校友,尤其現在在牧會的能夠來聽聽,或許能在煩勞的牧會工作中,找到得力的支撐點,或在牧養的迷惘中,繼續堅持下去。


【2019年楊天道博士一約翰斯理與華人教會系列講座】

時間:2019.04.23至25

講員:楊天道 博士

主題 :  衛斯理與華人教會

第一講     衛斯理神學與華人教會的教義學建設

第二講     衛斯理神學與華人教會的本色化進程

第三講     衛斯理神學與華人教會的世俗化挑戰

序言

感謝神! 讓我們不單能夠在此一起紀念衛斯理的思想和他的事工,還可以讓我們在一起分享衛斯理對當代華人教會的啟示。我原來並不是專門研究衛斯理的,但是當我接觸到衛斯理,就深深的被他吸引住,我計畫未來要寫一部關於衛斯理對現今華人教會的啟示與意義。我雖然生長於中國大陸,卻有一些海外生活的經驗,所以我一直看待自己是華人教會的一員,我認為中國將來的宣教工作需要全球的華人一起參與,全世界的華人都有一樣的方向,就是領受大使命,能夠向萬民傳福音,因為這個緣故,我覺得約翰衛斯理是我們特別需要學習的精神座標。


423 第一講 衛斯理與華人教會的教義學建設

一、 現今華人教會的憂慮在不認識傳統

我認為約翰衛斯理是一位被嚴重低估的神學家。很多人其實並不瞭解約翰衛斯理,最多只是在教會歷史上偶爾聽過他的名字。我在思考這個主題的時候也希望能夠向更多的華人教會介紹約翰衛斯理。

我發現現今教會裡有一種風潮,就是崇尚「名牧」的現象。意思就是: 有些傳道人一旦擁有了明星身分,或者具有像明星一樣的影響力,因為名聲的關係,進而被眾人認識,大家願意進一步去瞭解他,跟隨他。其實神學家當中為人所知的並不多,大家耳熟能詳的不就是奧古斯丁、馬丁路德、約翰加爾文嘛! 除此之外,放眼望去,在經典與著作上影響當今現在教會的人物真的寥寥無幾。

我要向大家宣告: 約翰衛斯理是一位影響我特別深的屬靈偉人。可惜當我跟別人提到他的時候,好像很多人一臉惘然,似乎從沒聽過這號人物。單單衛斯理這個名字,大家並不陌生,或許是一個有名的廠牌、或許是漫畫裡的一個有趣人物,可是若告訴他: 「衛斯理是教會歷史中相當重要的先驅。」他們就完全不認識、不了解了。現在教會對傳統的無知,有此可見一斑。

我們身為神學工作者和一般會眾相比,具有一項優勢,就是知道自己的根。至於衛理會也好、循道會也好、聖教會也好、拿撒勒人會也好、聖光神學院也好,我們可以很自豪的說: 我們神學的根源就是約翰衛斯理的神學。這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也是值得大書特書的事,因為在中國有很多的教會是找不到自己家譜的。其實說來悲哀,因為我們這一代人是一群沒有家譜,也不知道家譜對教會的意義的一代。除了家譜之外,我同時也發現這一代人對傳統也非常無知,會眾裡甚至包括傳道人也無法完整的背誦及說明《使徒信經》。那意味著:現在的教會可以沒有神學、沒有家譜、沒有傳統卻照樣進行教會生活,然而若連最基本的《使徒信經》教義都沒有,那麼教會的生活將會變成什麼,(它可能一個宗教團體或社會團體,但確定已不再是一個信仰團體)這真令人憂慮。這個憂慮已成為事實,現代教會跟傳統很疏遠,一方面地方的小教會不知道自己的老師(開創者)是誰;再方面教會也沒有延續傳統的定位。大凡一個教會沒有座標,就沒有前途。不諱言,現今教會有許多亂象,例如教會內部有許多分裂和歧見,其實他們的問題不在於沒有針對真理去思考,而是對真理本身無知。即便如此,很多教會卻依然故我,信徒沒有機會、也沒有意願去了解這些看來複雜的神學命題。

中國很多教會認為:既然衛斯理屬於亞米念派,那麼他就是異端,這樣的人分不清「無限贖罪說」跟「普救論」的區別,而且有些人褊狹的認為:除了加爾文派的神學,其他都是不正確的。現代人很容易透過網路去查詢神學知識,但是大家要小心,因為在「搜索結果排名很前面的」大多已被異端所購買,如果我們只相信網路資訊,很可能汲取到錯誤的知識,所以我們應該要謹慎的從其他更可靠的管道去獲得知識。

我們今天也有很多的人對於聖經和神學有很多的誤讀,誤讀的原因是我們沒有太多的工具,只憑著自己粗淺的裝備和中文的知識就想去解經,難免就出現許多不負責任的斷語或偏頗的說辭,有的人解釋經文甚至加入了太多個人的想像,導致不必要的扭曲。例如有的教會主張「唯獨聖經」,所以就束書不觀。然而解讀「唯獨聖經」這句話要小心,它的意思並不是叫我們只讀聖經,而是說聖經是終極的權威,除了聖經之外,我們還有可以很多值得參考的大量工具。約翰衛斯理的名言是:成為「一本書的人」。這句話同樣也不是說衛斯理只讀一本書,而是他用不同的方式來讀這本聖經,而衛斯理是走入傳統的人,他用傳統的眼光來讀聖經。


二、 衛斯理重視傳統對華人教會的啟示

約翰衛斯理怎麼樣來看待傳統?衛斯理受到清教徒、東方教父等多元宗教文化的影響。在衛斯理的年代有很多教父學的研究開始復興,有大量教父學的書籍出版,約翰衛斯理透過古典教育,一直關注教父學的著作,他受到許多教父的薰陶。約翰衛斯理佔有語言上的優勢,因為他懂十種語言,所以他可以沒有障礙的去閱讀傳統著作。他一生都在使用教父的著述,其實不單只有衛斯理如此,連加爾文也一樣使用教父作為自己的權威。約翰衛斯理鼓勵我們重視教父,他一生的目標就是要恢復原初基督教的面貌。早期教會雖然不像現今教會發達,不過在約翰衛斯理看來,比較接近於耶穌基督跟使徒的信仰,是更純正、更真實的基督教。

約翰衛斯理把「教父」和「英國聖公會」這兩邊的傳統視為自己所認同的教義,不僅是傳統的實踐層面,還有傳統的教義層面都一起帶入到自己的服事中。約翰衛斯理的成功之處在於他不單單是改革者,他也是繼承者,他忠實的去傳承了一段教會的歷史。



三、 現今華人教會的憂慮在不重視教義

什麼是教義? 我認為教義是教會歷史的沈澱,因為很多的事蹟、人物會留在記憶中,記憶會逐漸淡去消滅,然而「教義」卻像刻在石版上的字,可以歷久不衰,是我們最可靠的歷史遺產。如果華人教會能夠重視教義的研究,一方面能夠跟歷史重新接軌;再方面能夠清算一下我們既有的遺產,如此當我們面對世界上傾巢而出的異端時,我們才有能力去思考:這是否是屬於我們所熟悉的遺產、財富?我們如何證明這是正統的信仰?我們可以拿什麼跟異端較量?積於以上的這些辯護立場,為了建造華人教會的完整信仰框架,我們需要找出並承認我們華人教會的傳統,共同領受從使徒開始,經過教父、改革者,到近代的復興運動的教義發展。

在中國教會裡的異端常常向我們發難,專找無人問津,或者大家不太有把握的問題挑起爭端,例如: 三位一體論、什麼是天堂。如果你沒有經過訓練或者受過傳統的薰陶,突然間被這樣的提問,可能窘迫的講不出話來,那時只能搜尋手機,結果網路上又都是異端的訊息,於是我們可能陷「自誤又誤人」的地步。然而我們今天透過教義、傳統學習,建立起穩固的信仰,擁有明確的教義,我們就可以從錯誤的信仰中分別出來。我想這就是約翰衛斯理對台灣教會的啟發,讓我們去思考如何該重視並發揚傳統教義,建造屬於華人教會的教義學。

教義是什麼樣的概念?神學家林貝克(George A. Lindbeck)寫了一本書叫做《教義的本質》,他提到:教義是信仰共同體的語言,也就是我們的語法規則,說出正確的語法才能夠讓人理解和認同,他提出教義不單單是一個詞彙,教義本身就是媒介,因此教義成為我們跟別人對話時一個很重要的工具。

當我們在跟人爭論的時候,我們需要先澄清我們的定義是不是一樣的,說的是不是同一件事,比方說討論「得救」時,所談的「得救」是什麼概念?從哪裡被救出來?你認為「得救」是動態的過程,還是靜態的地位?中國許多教會針對得救的看法是靜態的,是一個過去式的概念,但是約翰衛斯理把得救看作是動態的。也就是說雖然我們談一樣的名詞,可是內容卻完全不一樣,這是中文的尷尬。

以解讀聖經來看,我認為中文是容量非常有限的一種語言,很不利於研究,所以你需要同時運用幾種外語才能去充分理解聖經。因此如果要用中文表達時,我們要加一些說明才能夠正常的溝通。比如說我們常談到的「神愛世人」,其實包含了許多神學命題或教義概念,例如神是怎樣的一位神?什麼是神的愛?什麼是世人?這些詞都有很多的爭議。當我們不經意的隨便開口講時,就已經預設了我們的神學和教義背景,因此這就是我們需要認真看待教義學的原因。

透過歷史的演變,造就了我們今日的語言,我們也要承認我們需要透過語言學和哲學等許多的幫助,去理解聖經啟示的本質。華人語言的限制在沒有機會讓我們拿出更多的時間去思考,思考一些慣用詞在表達上的精確性。這樣的批評不代表我看不起我們的文化,而是訴諸於華人「差不多就行了」的特質,這種特質用在平常生活沒有關係,但是當面對神學研究時,我們就需要更加嚴肅。如果用的是專業詞彙,就需要加以解釋,若沒有解釋,就不能帶出服事的效果,而且當你不去解釋的時候,異端就代替你去做出一大堆錯誤的解釋了。

如何用「一般人聽得懂的語言」去說明神學術語,坦白說,這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對每位牧者而言,也都是一種考驗。很多的詞彙比如說:信心、得救、兼愛等等,已經是「抽空了內涵」的慣用語,因為用得太過頻繁,以致讓人忘記了它真正的意思。很多的講道者就是把許多「被抽空的詞語」組合成一篇講道,他們以為雖然不知道意思,可是這些都是聖經、神學、正統教會所使用的術語,以為大膽的講出來都很安全。然而這些術語如果沒有經過講者的消化,或者講者曾經消化過可是已經忘記了,那麼這篇道的內容其實對會眾是沒有什麼幫助的。為什麼每一位信徒,尤其是要上講台的人都需要隔一段時間,重新審查自己的神學,再次儲備自己的神學知識,因為人的記憶會消退,或許以前懂的,現在已經不懂了。因此我鼓勵牧者或是傳道人每年帶一次慕道班,因為這樣才能夠把基本的東西再復習一次,因為若長久不說,連自己也會慢慢的模糊了。總而言之,講道不該只是堆砌一些屬靈的術語,而要回到教義的本質,讓我們思考如何重新述說、再次的解釋傳統的信仰,使用我們已有的語言,盡可能把它說得更明白一些,當然我們也需要把一些「沈澱在過去的神學語言」、或者「隱藏在裡面的概念」加以提煉,重新去掌握、去應用。


四、 衛斯理重視教義對華人教會的啟示

衛斯理當年所處的英國時代,雖然名義上信奉基督教,但是卻有很多人答不出來何謂信心? 何謂悔改? 何謂聖潔? 跟異教徒對基督教信仰的認識簡直相差無幾。他們或許自以為明白,可是一旦開口說明時,才發現自己並不明白。今天教會也有著相同的問題。其實若就基督教信仰的教義來說,我們這一代並不能算「後基督教時代」,應該算是「去基督教時代」,因為這些教義的概念雖然還保留著,但是已經離我們很遙遠了,我們甚至不能去體驗這些概念。

衛斯理之所以值得我們重視,因為他發揚傳統神學,重新普及給大家。他講的並不是新東西,只是用特別新穎的方式,有力的提出教義上重要的地方,把被忽略的教義重點圈點強調出來。這就是衛斯理的貢獻。其實教義學不是讓我們推陳出新,而是要不斷隨著時代的需要去詳盡的解釋和說明,而我們這些先嚐到神學的人有一項使命,就是向當代的華人介紹這些古老卻永恆的真理。


五、 當今華人教會不重視神學

當今華人教會更需要用我們的語言來翻譯我們的神學。長久以來,我一直期待有好的翻譯者來翻譯衛斯理的神學,因為我們的翻譯遠遠落後於研究神學的速度。此外翻譯的效果也並不樂觀與全面,今天翻譯最多的是改革宗的教會,他們的文字事工是最強的,不過雖然很多人在做,可是能達到期望標準的卻很有限。如果未來能翻譯約翰衛斯理的所有講道集,我們必能從他如何把生硬的教義講得通俗又生動,得到更多的啟發。

只要教會存在一天,就不可輕忽教義,教義給我們繼續服事神、繼續存在的合法性。當華人教會有了教義,就等同我們有了自己的身分,因為教義是我們身分可見的符號。教義決定我們是誰? 教義決定我們是否有資格傳講神的話語? 因此我們不禁要問: 今天的華人教會要傳講什麼,才能夠成為真正意義上合法的教會呢?我認為今天中國教會正面臨嚴重的政治合法性問題,如果教會全面能夠透過思考信仰上的合法性,必然能得出一個結果。如何思考信仰上的合法性? 可以訴諸審查信仰的教義是否準確? 審察信仰是否經得起普世教會的認同? 審察信仰是否已達成普世教會的共識? 審查自己到底在相信什麼? 審察自己教導得是否明確? 審察自己是否決定要延續什麼教義? 雖然都是教義,有些教義只是歷史上的段落,並不值得再去延續堅持,所以仍要經過檢查,才能再做出下一個牧養的計畫。


六、 衛斯理重視神學對華人教會的啟示

神學家麥克蘭頓(James William McClendon)提出:教義不是由神學家製作出來的,再經由牧者推銷出去,教義是由教會提出問題,並回答問題。如果我們缺乏神學的話,生命就一定貧乏。或許有些人覺得教義不過徒具形式而已,沒有什麼大用。但學者桑德斯(Fred Sanders)分析衛斯理的時代、推出廢奴運動的威伯福斯思想時說:「黑奴制度在美國和英國得到容忍,是因為真正的基督教已經冷卻了。」冷卻不是因為沒有人懂,而是拋棄了基要教義,很多的教義慢慢失去內涵,成為一種形式。所以衛斯理讓我們看見:心靈的冰冷是因為頭腦的空白,因著我們沒有做出教義的努力,所以製造了貧血的教會。教會沒有活出信仰,教義就是死的; 若沒有教義,信仰就沒有形式。若教會對教義沒有嚴肅的確認,沒有正確的教導時,倫理生活一定會出現問題,那時教會不但會遭受異端的攻擊,各種腐敗和墮落也會接二連三的在內部發生。

衛斯理對華人教會最為可貴的在以他的神學來啟發我們。他的神學不僅有豐富的教會經驗,而且也透過教會驗證他的神學。真正成功的牧者除了有資格教導信徒個人的神學,亦能透過信徒的反應和教會的表現來驗證自己的神學,這樣的神學是非常有實戰性的。衛斯理身為牧師和佈道家,他用平易近人的方式將神學帶進教會,將知識吸收消化後,變為血液輸入教會。雖然有時他也會有懷疑,可是他會找方法去突破。衛斯理是一位經歷神頗深的人,他不但自己經歷神,同時也用自己的經驗幫助別人跟他一樣去經歷神。衛斯理一生當中,不斷的跟傳統進行對話,因為他與傳統的聲氣相通 — 一致關注「得救」的問題。由此可見,衛斯理研究神學不是單純為了學術研究,而是希望神學能夠供應教會的實際需要。


七、 當今華人教會的憂慮在不會運用講道

當今華人教會需要用自己可以理解、能夠信服自己的語言去說明教義,才能像衛斯理一樣去達到普及教義的目標。華人教會為了將難以理解的教義讓信徒明白,通常使用教理問答、查考經文,然而這樣的方式令人感到枯燥,但是衛斯理卻可以藉著講道讓信徒明白。我要再次重申,華人教會的遺憾是沒有完整的翻譯衛斯理的講道,所以無法整全的看到衛斯理講章的真貌。衛斯理的講章中充滿了紮實的教義,讓信徒透過淺顯易懂的講道,不再對那些看起來難以理解的神學感到害怕或拒絕,反而欣然接受。好比說同樣的道理記載在書本上,或是在課堂上,經由老師生動的說明解釋出來,其效果是不一樣的。衛斯理透過講道讓教義發出光彩,他的講道是富有神學性的,他的講章看了讓人欲罷不能,這是我們要學習的地方。衛斯理也將講道編成《標準講道集》,將一些屬於本質的教義,例如完全的墮落、因信稱義、成聖等耳熟能詳的教義,以及較少聽聞的概念都放講章裡,他以講章作為信徒的教義和生活的標準。由於華人教會比較偏向於解經講道,而且講得永遠是那固定的幾篇,如此有很多重要的教義很有可能被遺忘,或者被邊緣化,鮮少提及。


八、 衛斯理的講道對華人教會的啟示

衛斯理兄弟所創設的循道衛理會沒有自己獨立的信條,因為衛斯理沿襲了【英國國教會】的三十九條信綱,所以不需要再獨立信條 ; 此外衛斯理把教義融入到《新約聖經註釋》、《講道集》和《查理衛斯理的讚美詩》等大眾所使用的傳道管道。傳統詩歌需要背誦,透過背誦也是學習神學,然而時下大部分的教會因為學不會旋律,而且也記不住歌辭,所以不再唱傳統詩歌,這是非常可惜的。其實講道也是教育會眾神學的最好工具之一,衛斯理將講章整理、印製後,用便宜的價錢發售給信徒,這是最簡單的方法,也是最好的神學教育。韓國教會的特點是將牧師的講道以錄音的方式錄下來,錄音帶直接在教會出售,通常會買的人都不是沒聽到講道的,而是剛剛聽過講道的人,他們買回去反復的聽,因為會友覺得主日的講道牧師很用心準備,內容也很豐富,所以需要仔細的溫習,至於華人教會的講道錄音帶卻是帶給沒聽過的人,當人走出了教會,牧師講什麼也都忘得差不多了。如何把講道成為教會裡的核心教導,又如何能將講道成為大家能夠重複學習的內容,因此我們需要重新思考講台的功能、作用和使命。

約翰衛斯理不單單制定教義,也要求傳道人接受訓練,調查傳道人是否忠實的履行規範。華人教會比較趨向解經式的講道,主題式的講道已越來越少見。這雖然也不是什麼壞事,不過也令人有些憂慮。我的意思是: 解經的爭議很多,例如女性能否站講台講道,各派的說法就不一,我們不該讓一點雞毛蒜皮的爭議混淆了大方向,即忽略了重要的傳統和本質教義的發展過程。很多人在教會一輩子,卻沒聽過「三位一體」的概念,而且大部分的教會沒有「三一主日」,或者「聖靈主日」,所以很多信徒不能透過牧者在講台上正式的傳講「三位一體」,只能從書籍、網路去查尋,這是非常危險的。今日教會的責任在於我們如何完成教義的建設,唯有如此才能期許有一個健康教會,健康的教會才有能力去抵抗危機。

教義學並不是衛斯理的專業,可是他卻做得很成功。他能夠讓他的教會堅強的理由在於: 他不單自己接受了最好的教育,也讓他的教會得到最好的營養。作為神學工作者,我們擁有別人沒有的優勢和特權,我們所看、所學的比別人多,但是如何把所學習的教義變成服事的工具是我們需要去思考的。盼望我們能和約翰衛斯理一樣,有更多紮實的講道、更多規範神學的教導,懂得用創意將寶貴的傳統發揚光大。


2018  黃迪華博士—衛斯理約翰與終末性之生

講座影片 【在Youtube觀看】

黃博士的研究範圍為:衛斯理神學及基督教靈程學,他畢業於墨爾本神學大學,榮獲得博士學位,

他現任馬來西亞衛理公會華人年議會長牧,馬來西亞神學院學生主任,及基督徒靈修研習中心主任等職。

第一講   在天國中與上帝連結

第二講   富化生命中的天國特質

第三講   體現生命中的天國特質




2017  金振斗博士—查理斯衛斯理的故事

(演講內容已完成筆錄2019/7)


查理斯的生平與詩作

主旨: 新書發表會【聖光出版社】翻譯韓國籍金振斗博士所著《查理斯‧衛斯理的生平及詩作》

講者: 金振斗博士

譯者: 李昇坤博士

時間:  2017419

路德、加爾文、衛斯理之間的神學差別

在沒有談到衛斯理神學之前,我們要先理解路德、加爾文、衛斯理這三個人之間,他們所談的神學,到底有什麼差別呢?

首先我要提出的是: 他們所用的神學名詞不同。路德與加爾文慣用theology神學這個字,而衛斯理卻不喜歡,他和弟弟查理斯都比較喜歡用divinity來講述神學。這兩者之間的區別在哪裡呢?

其實theology這個字不是基督教的專有名詞,它所代表的神學觀念是可以跟文化、哲學、文學混合在一起的,所以當我們用theology神學這個字,就代表基督教思想跟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環境、不同的種族接觸後,在人文當中不斷碰撞,持續發展出來的神學思維。例如基督教與當代的人文主義互相連結,於是就發展出基督教獨特的一種神學,這與初代教會的神學已經截然不同了。因此我們常說基督教的歷史是一個處境化的歷史。至於在當代文化之下所宣講的基督教福音,也會連結在不同的處境之下,發展出各自不同的特色,這就叫做本色化的處境化,故theology神學可視為基督教與人文結合後所發展出來的自然產物。

然而衛斯理卻不這樣看待神學,衛斯理主張: 如果要提出基督教的本質,就應該要跟theology這種人文的神學思維分開思考。因為當我們談theology的時候,或研究神學的時候,很多人會把「自己的推論」跟「理性的作為」加進去,結果一不小心,神學只是為了研究神學這一個單一的目的而存在。這樣的神學進入了象牙塔裡,於是神學跟教育分開了,跟信仰分開了,跟牧會分開了,也跟經濟分開了。如果台灣的神學院會出現類似的現象,可能就代表神學教育的理念出了問題,因此神學如果只為了神學而存在,那麼這樣的神學不能幫助我們的信仰,也不能建造我們的靈命,越研究theology的神學,只會越鑽進死胡同裡去。

衛斯理的神學的第一項重點他的神學是practical divinity實踐神學

衛斯理談神學有兩項重點:第一項是衛斯理所用神學的名詞是divinity,我們可以翻譯為「實踐神學」,divinity這個字是一個神學的觀念。衛斯理認為theology神學這個字,神學已被人文撕裂了,這樣的神學對教會、對信仰、對牧會、對經濟不一定有幫助,所以衛斯理拒絕使用theology這個字,而轉而使用practical divinity實踐神學。divinity有兩種意思,一個是神聖,另一個就是神學。衛斯理弟兄兩人都比較喜歡practical divinity這個詞,就是實踐神學的意思。其實divinitypractical divinity不容易翻譯到位,因為裡面的含意非常豐富與深奧。一般來說,聰明人、沒有信心,甚至沒有信仰基礎的人都可以進入theology神學領域去研究,研究theology神學可以不用禱告,不用順服、不用敬拜、不用傳福音,只要論文寫得出來,就可以頒授PHD博士學位。然而做divinity實踐神學卻截然不同,如果沒有經由信心、禱告、敬拜、佈道的人是做不成實踐神學的。總而言之,沒有信仰、沒有禱告的神學就不是divinity,充其量只能算是theology。今天我花了那麼多的時間只想要告訴諸位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即衛斯理宗的神學基礎是divinity,而不是theologyDivinity是要去做的,而不是為了研究,做神學的目的是為了禱告、為了牧會、為了敬拜、為了佈道,這是衛斯理認為神學存在的目的。衛斯理不論撰寫講章也好,撰寫佈道或論文,甚至撰寫禱告辭,這些動機的背後都有一個附帶目的就是為了建立自己的實踐神學理念,並且將這神學教育教導他所牧養的信徒。其實說practical divinity是實踐神學,也並一定正確,因為其中也包括敬虔神學的涵意。

衛斯理神學的第二項重點在神學要有所貢獻

當年我在神學院做學生的時候,在學院裡面所謂的基督教神學真是包羅萬象,有牧會神學、有經濟神學、有靈性神學、有佈道神學,如果神學可以落實到生活信仰當中,那麼神學就不一定要限制在神學院,不一定只有神學院裡的師生才能研究,其實神學可以擴大到神學院以外的教會與信徒中間去。

我個人認為神學之所以有意義,就必然要使神學有所貢獻,神學要能提升一般信徒的靈命生活,幫助他們遇見神,得到重生。至於神學的目標其實很簡單,是要使一個平常的人能轉向回歸神。我所說的「平常」是指這個人可以是一個貧窮人,可以是沒有知識的人,是一位尚未信主的或無神論者,甚至是其他宗教人士,他們都因為這神學而願意敞開自己,接受福音。所以神學不該關在一個神學院裡面,神學要向世界開放,要向牧者開放,要向一般平信徒開放,透過平信徒裡面的教師與傳道人,藉著神學去塑造平信徒的靈命,平信徒再藉著自己所領受的神學去表達給周邊未信主的人。如果基督教的神學能以此為目標,以此做為我們處在這個時代的使命,做神學的人能夠發揮自己的感動力、影響力與生命力,去跟這個世界的人溝通,並且說服這個世界的人,將這個世界上的無神論者、泛神論者都吸引來,那麼這樣的神學就非常厲害了。但是放眼望去,在基督教教會歷史當中,能夠做出這樣的神學的人,就只有衛斯理兄弟了。

我在韓國讀的是理論神學,研究北美和德國的神學思想,這兩個地方的神學特徵是: 神學跟教會不一定有關係,神學跟牧會也不一定有關係,跟講道也不一定有關係,跟靈性也不一定有關係。後來我進入牧養工場裡,我發現神學院所學到的神學對我的牧養沒什麼幫助。後來我發覺到約翰.衛斯理的神學特色的時候,重新啟動我做神學的熱誠,我終於明白過去我所接受的神學教育其實是大有問題的。

作者撰寫《衛斯理系列叢書》的動機

我從英國勞伯斯回來,我寫下了「衛斯理系列」的第一本書-《衛斯理的實踐神學》。當時寫作這本書的動機很單純,我只想透過這本書,傳揚出一個非常重要的訊息我們這個時代的神學一定要從theology轉到practical divinity的方向,即是要從「研究神學」進入到「做神學」。

近代的歷史學者和神學家自誇他們的神學是「大眾神學」,意思是他們的神學理論是一般大眾可以理解、容易明白的,這樣的神學可以給人去信仰,也可以被人傳出去。因此基督教的信仰本該屬於大眾的,基督教的神學也該是人人可以信仰的大眾神學。

其實有另一個影響到大眾的神學就是「系統神學」,系統神學存在的目的在教育,因此「教育神學」就是一個「系統神學」。然而就以約翰‧衛斯理而言,他根本沒有學過任何一種以教育為中心,或者類似「系統神學」的神學;以查理斯‧衛斯理而言,他更為特別,他將神學改成為詩歌來表達,不同於他哥哥約翰將神學放在講道和論文裡。當大眾聽不懂約翰‧衛斯理的講道時,查理斯‧衛斯理的歌詞和旋律,就能輕而易舉的打動民眾的心。雖然很多人認為【衛理公會】的基本神學標準在約翰‧衛斯理的講章裡,可是我卻有不同的看法。我認為【衛理公會】最標準的訊息在【衛理公會】的詩歌裡,而【衛理公會】的詩歌大部份是由查理斯撰寫。

即便有很多歷史學者研究說: 【衛理公會】對基督教的貢獻在約翰‧衛斯理的講章,或者是他的《新約聖經的註解》,但是若從衛斯理兄弟所點燃的復興運動來說,影響復興運動最大的一股力量即是查理斯的詩歌。很奇妙的事是,查理斯‧衛斯理的簡簡單單的幾行歌詞,歌辭中他所傳達的神學意義竟然能超過約翰‧衛斯理長篇大論的論文著作。衛斯理兄弟透過講道、透過詩歌、透過禱告,將純正的信仰理念散佈出去,其中查理斯特別用詩歌來表達基督教的教育。

探究查理斯的詩歌特色

既然查理斯的詩歌在復興運動中佔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我們難免要追究查理斯的詩歌歌詞的來源從哪裡來的呢?答案就是:來自聖經,而且全都從聖經的經文而來。如何證明這件事? 由他的詩歌可以證明。查理斯在他的歌詞旁特別會註明,這首詩歌是出自聖經的哪一卷書,哪一章,哪一節。查理斯詳細的標示出歌詞的出處,證明他的詩歌不是自己憑空想像的,而是句句出自聖經。換句話說,查理斯把聖經轉換成詩歌來表達,他引用詩歌的文體來註解聖經,他以詩歌來表達的信仰,以詩歌來教育眾人,以詩歌來表達的神學。

他的詩歌具有感動力,許多人樂意把他的詩歌唱出來,在唱的同時,樂意把所唱的實踐出來。當時英國【聖公會】的基督教教育與神學非常複雜又難懂,【聖公會】神父的主日講道一般老百姓幾乎都聽不懂,或許上流社會的知識份子或貴族長官能夠一些瞭解吧! 這是什麼原因呢? 根據我的分析,主要原因是牛津大學跟劍橋大學神學部的神學教育大部份屬於theology的神學,這種神學教育之下的信仰必然是與真實的信仰生活脫節,絕大部份是被撕裂又非常複雜的教育神學。這就是為什麼當衛斯理進入重生之後,完全把神學的方法更改過來,他將原來只用頭腦來所做的神學,改變成用頭腦和心靈來追求,他同時將原來只停留在理論上神學改變用理論和心靈來追求的神學,總而言之,他把原來追求知識領域的神學改變成尋求信仰、尋求敬虔的神學。這樣信仰模式的神學,不是給少數知識份子享受的神學,而是把它改變成一般大眾容易懂、容易實踐的神學。至於表達大眾神學所採用的最適合大眾且又最美好的方法就是: 查理斯.衛斯理的詩歌神學。如果問初代【衛理公會】信徒所追求的、能夠經驗的、能夠實踐出來的神學是什麼神學? 答案就是衛斯理兄弟的神學。

查理斯對基督教的貢獻在於他的詩歌,他用詩歌體為媒介或工具,把基督教改變成大眾的信仰,把一個非常難懂又複雜的神學改變為一個既平易近人又可以被萬國萬民接受的神學。【衛理公會】這個萬國萬民的神學重點就在practical divinity,而practical divinity的精華就全在查理斯‧衛斯理的讚美詩歌裡。

根據衛理公會的記載: 早期衛理公會的信徒衝著來聽約翰‧衛斯理講道的人很少,為了來聽查理斯‧衛斯理的詩歌而進入的卻很多。進入到衛理公會裡的人大多數先會唱詩歌,唱到感動,於是留著眼淚進入衛理公會聽講道信息。有此可見,查理斯‧衛斯理的詩歌裡面有一種吸引力,歌辭裡濃縮了基督教的神學精華和信仰實踐,查理斯將悔改、重生、稱義、成聖、榮耀、完全這些救恩的次序,非常奇妙地融合在他的詩作裡。

神學的基礎在於得救的確據

或許你們不知道,早期衛理公會信徒是英國最下層,也就是社會最基層的人,他們沒有知識學問、行為舉止非常粗魯、經濟狀況非常困難的貧窮人,這樣的人在衛理公會裡面,卻聽得懂、而且心裡明白他信主之後已經得著一個得救的確據,而且他自己得到救恩的證據之後,還有能力把它傳出去。這樣的神學怎能不叫我驚訝呢!

我昨天與高雄衛理堂的弟兄姊妹一起吃飯,同席的還有幾位平信徒的同工。每當我跟信徒見面的時候,常常會非常好奇的打聽: 你是怎麼樣的情況下來信耶穌的呢?你又是怎麼樣肯進到教會的呢?那天我也照例如此詢問。他們一位一位都據實回答,描述自己的重生經歷,以及遇見神的經歷。第一位說他信耶穌是因為有人把福音傳給他,但是奇特的是傳福音給他的不是牧師、不是神學家,而是一般沒有讀過神學的平信徒。其實說來慚愧,在我們教會裡面最不會傳福音、佈道的是主任牧師。我猜我們教會的副牧師也不太會佈道、傳福音,長老看起來也不太會,可能年資很深的基督徒也不太會,總而言之,可能有學問的人不太會佈道,反而是剛進到基督教裡,起初的愛和感動尚未消退的人比較容易去傳福音、去佈道。

親愛的弟兄姊妹,既然是初進教會、剛信主的人才比較有熱情去傳福、去佈道,那麼為什麼還需要神學呢?難道要藉著神學來親近主嗎? 或許真的可能有這樣的人,但是我看過很多讀神學的人卻與神的關係非常疏遠,甚至因為讀了神學而離開教會,走向滅亡、步入地獄的可能也很多。這點連我們聖光神學院也要儆醒。我們需要神學的目的不在於累積大量的神學知識,而是藉由神學使我們的信仰更誠實、更純潔、更加深入,這是做為一個基督使徒學習神學的目的。能夠把這樣的目標表達出來的神學,放眼望去,仍然就是衛斯理兄弟和他們的實踐神學practical divinity

查理斯衛斯理的詩歌裡的神學

查理斯‧衛斯理一生當中,作了上千首的詩歌,當我在撰寫《查理斯‧衛斯理的生平與詩歌》這本書的時候,想盡量多讀一些他的詩歌,可是實在太多了,查理斯‧衛斯理的詩歌在英國就出版了十三本讚美集。有的告訴我說: 不需要全部讀完吧! 可是我卻很想全部都讀,因為我越讀越喜樂,那7400首詩歌,每首都有特色、都很屬靈,簡直是一部「活聖經」。當我接觸到這樣的詩歌時,我發現查理斯的讚美詩不同於其他人的,因為他的詩歌裡有神學,這個神學是超越系統神學的,同時也超越了聖經神學。在他的歌詞裡面,我看到聖經中非常重要的金句,查理斯用生活化、漸層化的方式來表達。

查理斯所作的號稱一千首詩歌當中,我認為最有感動力的就是《摔角的雅各》。這首詩的內容在描述雅各在雅博渡口,他單獨遇見神,與神面對面的故事。全首一共有14節,我全部都翻譯出來了。一首歌有14節,你看是不是很長啊! 14節當中是雅各的信仰告白,雅各將他所認識的神,和有關於他對神的信仰非常忠實的表達出來。詩歌裡濃縮了信心、悔改、稱義、興盛、回轉、聖化、完全這些神學概念,用「摔角」做為詩歌主題。歌辭唱來非常優美,旋律非常美麗,令人非常感動,除此以外句句以聖經為根據。

當我一邊唱,就一邊想像自己好像成為雅各一樣,正在跟神摔角。這時雅各離開他的家人,單獨一個人面對神,他與神角力,這是雅各掙扎、摔角的樣子。當時雅各想要知道神,他想要知道神那愛的奧秘。雖然他一直都知道神的名字,但是他還不認識神; 因為他不知道神,所以想抓住神。從黃昏直到黎明,雅各繼續與神摔角,不肯放神離開。什麼是摔角呢?這摔角不光是肉體上的,其實也是福音上的摔角。我認為這摔角指的是禱告,雅各為了要得著一個被神愛的確據,他一直不斷的掙扎,一直不斷的追求,他極為渴望,渴望到一種「非得完全把握到神答應愛我的確據為止」的程度,若得不到就一直要摔角下去。雅各說:「請祢告訴我祢的名字,好嗎?」我們當像雅各那樣,要下定決心理解神的名字,若不認識,就要不斷反複的與神摔角,不要放走神,一直到認識神的名字,抓住神的本質為止。

我認為《雅各摔角》這首詩歌是一個得救的確據,是被神愛的一個把握。當我尚未完完全全理解、明白、把握神與神的愛為止,我還要摔角,也就是還要禱告。查理斯為什麼會做出這樣一首感人的詩作呢? 因為他看到雅各在雅博河口做了一個漫長又誠懇的禱告,想要化解消除掉哥哥的仇恨。反觀當時的查理斯正生著大病,奄奄一息,垂死的查理斯向主尋求確據,他不斷在心中吶喊了好幾個白天和晚上 : 「主啊! 求祢醫治我。」「主啊! 幫助我克服死亡的恐懼。」查理斯這樣的摔角就是他靈裡的禱告。雅各和查理斯那時必然會說: 因為角力,主你把我全身完全拆卸下來也沒有關係! 因為摔角,我連話都講不出來也沒有關係! 我終於明白我最軟弱的時候,就是主你在我裡面最剛強的時候,我要把我全身的力量都把它摔盡了,我真的很想把神、把人當作我的朋友,我要在絕望當中,把握最後的得勝。主我要祢賜福我、主你要答應我的禱告,主請祢趕快說話! 祢趕快對我說話! 祢的名字就是愛! 祢到底要不要賜給我生命?我們都當像雅各、查理斯那樣,除非聽到神的話,除非把握到神的愛為止,否則不要放棄摔角。

太陽出來之後,那位摔角對手連影子都不見了,原來純正的愛,也就是宇宙的愛,那就是神的名字、就是神的本質。原來神的名字就是愛,在摔角當中,在長久的禱告當中,我們明白「神是愛」,神用祂的誠信訴說出祂就是愛。也因此雅各的名字變成以色列,他以以色列的身份站起來了,雖然他的腿瘸了,但是沒有關係。太陽出來了,這時刻,雅各的心中沒有害怕,因為他已經把握了神的愛,他對神的愛已經有了十足十的把握。當雅各渡河之後,他走在最前面,他擁抱他的哥哥,心中完全坦然無懼。雅各看到以掃並沒有讓他害怕,因為他已經經歷到神的愛,所以沒有懼怕,當兄弟兩擁抱在一起,於是就締造了和平。

雅各被拯救,因為是蒙神恩典的祝福,而今做為一位知識分子衛斯理兄弟,他們也都在聖靈的感動之下,由重生的經歷convulsion/confusion之中,被神的愛觸摸到。這樣的經歷就好比摔角,不斷在失落與獲得之間扭打掙扎。這篇摔角的讚美詩可以算是亞米念神學的精華。我要在此處指出,衛斯理追求的不是加爾文的預定論,而是古典的亞米神學。亞米念主張: 當一個人不斷追求主、不斷渴慕主、不斷親近主的時候,主的恩典和拯救必然會臨到我們當中。福音派對神的恩典似乎非常有把握,他們也非常看重神的恩典,但是卻對人追求的責任鮮少談到。然而古典亞米念的傳統也就是衛理宗承襲而來的想法則是: 神所賜下恩典的多寡乃取決於人對他有多少的追求與渴慕。由此可見,亞米念福音派和衛斯理的信仰宗旨是: 我要主動來到神的面前,要帶著一個已被神應許的心志,用一個我要抓住神的話語的決心,像雅各那樣摔角,不斷的渴慕,不斷的尋求,不斷的禱告,不斷的哀求,一直渴慕、尋求、禱告、哀求到神的恩典充滿,聖靈臨到我們當中。

這首摔角的讚美詩最後一段說: 即使我變成殘障、變成瘸腿,可是我還是很幸福,因為我勝過了地獄、我勝過了世界、我勝過了罪惡。當查理斯想到這裡,心中湧上來一種大喜樂,這喜樂足以挑旺他的心,給他力量繼續向著目標奔跑。他在尋道的路上喜樂的奔跑,好像一隻跳躍的公羊,因為他知道他即將飛到神的家中,那才是他真正的居所。因此他要用這一輩子不停的為主作見證,見證主的本質,見證主的名字就是愛。

救恩的途徑是從重生到成聖

查理斯重生之後,已經把握到得救的確據,所以他撰寫雅各這首讚美詩,就是在鼓勵會眾,人人在類似摔角的禱告當中,都可以遇見神,都可以經歷到得救的確據,且被聖靈的充滿,此外人人都可以從重生中得著勝過這世界的信心,都可以看到天國的榮耀。查理斯表示:我一生要單單為了主耶穌而活下去,我要腳踏實地的去為主作見證,把主耶穌的愛傳給萬國萬邦。查理斯認為: 既然你口口聲聲說你愛神的話,那麼就該徹徹底底的愛主,就連仇敵都可以成為饒恕的對象。查理斯要立起一個「完全的成聖」的標竿,每天都要比平日多一點的讚美、多一點的禱告、多一點的感謝,在彼此相愛當中,懷著喜樂的心來往前走。

從前我一直在尋找救恩,也一直處在迷惘中,如今我果敢的選擇衛理宗的信仰路線,因為我發現衛斯理兄弟們已經找到了最正確的救恩途徑。衛斯理的信徒非常幸運,因為他們每天唱著查理斯的詩歌,浸漬在詩歌的神學教育裡,獲得十分有把握的得救確據。透過查理斯的讚美詩,等於進入了一個美好的聖經教育,無形中,也學到基督教的靈修與來自主的靈性塑造,結果每個人都是一位甜蜜的歌手,同時也成為這個世界上的佈道家,把耶穌榮耀的拯救的好消息傳給萬國萬邦。

查理斯為了紀念他哥哥約翰的重生,也為他作了一首讚美詩,那首詩歌就是赫赫有名的萬口歡唱。第一週年重生紀念日的時候,查理斯發表出來。然而今天我們會前所唱的萬口歡唱,是美國傳進來的,查理斯所作曲的萬口歡唱與這首的旋律不同,只是歌辭一樣而已。美國的這首萬口歡唱,旋律並不是最好的,但是內容的重點相同,都在表達一位得救的基督徒,他在情緒激動的感謝和感動之下,表達出他手上所獲得的得救確據,所以查理斯.衛斯理的詩歌貫穿了一個主題就是耶穌的救恩,因為得著耶穌救恩的確據,所以情不自禁的一定非要表達出來不可。他的情緒亢奮,幾乎是用那種爆發出來的喜樂和歡呼來讚揚他的得救,因為他手上握有十足的得救確據。這個爆發出來的喜悅就是詩歌,這首詩歌充滿寫作的靈感,所以凡是唱這首詩歌的人必定受到他的感動,這就是詩歌的奧秘。如果罪人聽到時,他可以藉由詩歌,感受到得救的甜蜜,因為這詩歌裡充滿恩典、充滿喜樂,同時充滿著主的榮光。

這三天我觀察你們唱詩歌的模樣,是靜態的、是平淡的,這與衛斯理時代所唱的形式非常不同。他們那個時代唱這些詩歌的時候,是蹦蹦跳跳的,他們邊唱邊跳,以歡樂情緒,彼此擁抱來唱。因為他們有些人基本上已經擁有了得救的確據,所以他們歡樂的唱是因為心存著感激,感謝自己被救、被赦免。或許你不知道,當時若有沒有得到重生經歷的人唱這些詩歌,他們立即在唱的當下經歷到重生。你能想像嗎? 現場很多人在唱的時候往後倒下來,因為聖靈的能力太強大,他們被聖靈澆灌遮蓋,於是一波一波的倒下來。當他們往後躺下來,就長時間的躺在地板上不能起來,因為這時他們的靈魂可能在某一地方與神交通。所以當時在聖靈觸摸之下,有很多人奇妙的倒下來,經歷到與神交通。更奇妙的事情是當唱這著詩歌的時候,很多被鬼綑綁的人都得到釋放; 生病的人唱詩的時候,神奇妙的醫治臨到他們當中。

今天當學習衛斯理的神學傳統

請問台灣衛理公會裡面有發生過唱詩歌被聖靈澆灌遮蓋,唱詩歌得釋放,得醫治這樣的事情嗎?循理會裡面發生這樣的事情嗎?答案是: 沒有啊! 那問題到底出在哪裡啊?除了初代教會五旬節所載的,教會歷史裡的聖恩運動,約翰.衛斯理是一個起點,他可以說是一位開山祖。但是延續到今天,為什麼衛理公會、循理會沒有發生類似的事情呢?因為我們已經失去了這份熱情,我們同時也失去了這樣歷史的傳統,我們沒有尋求,也沒有渴慕。然而我相信現在的基督徒不管是衛斯理宗也好,或浸信會、長老會其他的宗派,若能渴慕神的救恩像摔角的雅各那樣的天天尋求、努力仰望,若得不到救恩的確據就絕不停止,如果有這樣的渴慕心志,同樣的事情必定也會發生在這個時代。

最後我盼望你們每一個人都成為甜蜜的歌手,同時也要成為一個實踐神學家,一起來建造一個更新的神學院。將來牧會要像衛斯理那樣,建造一個榮美的教會,要做一位能感動許多靈魂的牧者,關顧貧窮、軟弱、寡婦和原生家庭有狀況的孩子。就算是無神論者、共產主義者、或者儒家思想、道教信仰、佛教信仰,或其他民間宗教信仰的人士,我們要傳福音給他們。要知道信仰不能單單只靠頭腦來尋求,而要打動他們的心,讓他們有一天能敞開心門相信耶穌,這個就是practical divinity實踐神學,而你就是那位實踐信仰的傳道人。如果你是practical實踐信仰的傳道,這本身就是一個活躍的讚美。盼望台灣教會能因著衛斯理宗的信仰傳統在當中,而有大大的復興。





2016  朴東燦牧師—衛斯理的靈性

(演講內容已完成筆錄文字2019/6)

時間:2016/03/28至30

第一講:衛斯理和靈性

第二講 : 衛斯理和牧養

第三講 : 衛斯理和復興


【第一講   衛斯理和靈性】

一、衛斯理的靈性淵源於他的祖先

1.          聖公會出身的父親

衛斯理的父親是【聖公會】的資深牧者,【聖公會】又稱為【高教會】,是屬於英國的國教會,由於教會的歷史久遠,所以教會在傳統上已經定型了,有許多既定的傳統都不能隨意更動。例如講道只能在教會裡頭,教會以外的地方是不容許講道的。例如女人不能主動去做任何事情,一切都要由男人主導。此外教會的活動也都有固定的模式,凡是沒有按照他們的規矩來做的,不論好壞,都是不對的。

英國就是一個基督教的國家,而且以【聖公會】為國教,試問: 如果在本國基督徒沒有受到逼迫,為何要千里迢迢的遷移到美國去尋求自由呢? 可見得英國的清教徒遷移到美國去建立教會,必然有他的理由。首先英國【聖公會】自視頗高,對於其他宗派的禮義和傳統她一概不承認,因此清教徒非常反感【聖公會】的律法主義傳統。然而對衛斯理來說,他卻非常喜歡【聖公會】的傳統,因此衛斯理兄弟承襲此項傳統,進而建立的【衛理公會】是非常循道、有規矩的宗派,這就是因為她淵源於【聖公會】。至於【循道會(Methodism)】也照樣遵循這樣的規矩而來。由此可見,「一切行事都按照規矩來進行」這就是【衛理公會】的精神。

2.          來自清教徒家庭的母親

雖然衛斯理從小就非常認真的追求規矩,當然這來自於他父親的教導,然而我們不可忽略另一件事,衛斯理的母親是清教徒,衛斯理也成長在「與聖公會作對的清教徒」傳統之下。清教徒一心追求純正的真理,因此看待傳統比較有彈性。衛斯理的母親-蘇珊娜尤其是位非常剛強的女性。蘇珊娜在二十一年當中生了十九個孩子,約翰衛斯理排名第十五。蘇珊娜的頭腦非常靈活又聰明,他讓孩子之間彼此照料,老大照顧老么、老二照顧第十八個,老三照顧第十七個,依此類推,如此系統性的管理和照顧,就不會有人被遺漏掉。除此之外,蘇珊娜安排在一週內的一個時段單獨的與每一位孩子相處,那是屬於兩人的親蜜時間,孩子按著自己的時間輪流的來到母親面前,在那個親蜜的時段裡、每位孩子都得到母親特別的調教與關懷。每逢星期四是屬於約翰‧衛斯理的時間。蘇珊娜的家教很嚴格,從小就教導孩子一些規矩,例如可以哭,但是不要哭出聲音,以免干擾到其他人。例如她教導孩子用讀聖經來學講話,用抄寫聖經來學寫字。雖然蘇珊娜的丈夫是牧師,可是這位母親卻比丈夫更擅長於教導,可說是比牧師更牧師。

當時衛斯理父親所牧養的教會大約有30位左右的信徒,在他去倫敦開會的那幾個月的時間裡,就由蘇珊娜來照顧、牧養教會的這些羊群。短短的幾個月,30位會友增長到300位。妻子寫信告訴丈夫這個好消息,衛斯理的父親聽到後,不是高興而是責備。他寫信告訴蘇珊娜停止上台講道,他說: 根據聖公會的規定,女人是不可以牧養教會的。結果坦然無懼的蘇珊娜回應說: 如果你不讓我做的話,那我以後不跟你報告了。然後她不顧丈夫的反對,繼續做牧養羊群的工作,因為衛斯理的母親認為: 聖公會的傳統不重要,神充滿活潑的話語臨到會眾才更為重要。

由此可見,衛斯理的父親與他的母親兩人的靈性非常不一樣,衛斯理在他們的影響之下,他接納這兩者,而後綜合起來。在閱讀讀衛斯理日記的時候,我們可以發現他非常遵守規矩,當然他也有違背規矩的時候。在1938年的時候衛斯理經歷重生,重生前後他過著完全不一樣的屬靈生活。重生之前,他按照聖公會的傳統,非常遵守規矩; 重生之後,他理解並肯定了母親的靈性,之後他能在一波波的屬靈運動上不斷的擴張與復興,乃是受到母親蘇珊納這位清教徒女性的重大影響。


【二、衛斯理靈性中的經歷】

1.          何謂經歷

衛斯理靈性中非常重要的課題是屬靈的經歷,許多學者都願意埋首去研究衛斯理的重生經歷。在基督教的信仰裡面,經歷非常重要,因為經歷給了信徒一個確信。然而什麼是經歷? 好比說在熱帶地方生活的人從來沒見過下雪,一位韓國宣教士到那裡要向當地的人描述韓國的冬天會下雪,雪就像一些跟棉花相似的東西,雪會從天上飄下來,雪掉在手上的時候就化成水。一輩子沒有看過雪的人豈會輕易的相信這些話嗎?當地人會說,宣教士在說謊,雪這個東西可是真的? 因為他們生活在熱帶,一輩子沒看過雪,沒有經歷過下雪,所以他們不能相信、不能接受。即使宣教士不斷的說服他們,可是他們就是無法接受。

雖然當地人不相信,但是宣教士認為如果他繼續這樣熱心的講,或許當地人聽久了、聽多了可能會覺得有,會引起他們的好奇,甚至會請他做更詳盡的描述,於是宣教師不氣餒的更積極的說。宣教士用很多例子來說明下雪的現象,說雪一直下不停會封住住家的大門,會封住所有的路段,雪會使河結凍,車子和人可以在河面上行走。宣教士不斷的向他們: 「我的話是真的! 你們要相信才對。」這時其中有一位,他開始有了回應,他對宣教士說: 「我觀察過後,發現你是位信實的人,所以我試試看相信你所說的話。」於是這人不斷的在心裡說:「我要相信!我要相信有雪這樣東西。」其實我們的屬靈生活就如同這樣。後來這位宣教士把這位心裡相信的朋友帶到韓國,等到冬天來的時候就下雪了,宣教士此刻就告訴他: 「你看到了嗎? 這就是我說的下雪。」這位朋友感到非常新奇,原來宣教師說的都是真的。當這個人回到自己的家鄉後,他開始宣傳在韓國看到的雪,他用心的描述雪長得怎麼樣。他對家鄉的親友說: 「我原來不相信,可是等我親眼看到後,才明白宣教士所說的都是真的。」可是他的親友卻仍然不相信,認為他的腦袋有問題,跟宣教士一樣在說謊。於是這位經歷過雪的人感到非常憂悶,因為他知道自己說的完全是真的。這個例子很洽當的說明: 經歷過的人跟沒經歷過的人最大的差別與不同,就在相信後,是否經歷過。其實傳福音的狀況也像這樣,「有經歷過的人」會樂意的、迫切的傳福音,但是如果「沒有經歷過的人」不但自己沒有信心,甚至當傳福音的時候遇到困難,連自己也懷疑起來。可見經歷擁有何等強大的力量,經歷大到足以撼動山林,但是如果沒有經歷,再多的相信到最後歸於枉然,它也可以被比喻成「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2.          沒有經歷之前的衛斯理

衛斯理在非常嚴厲的規矩下長大,他從幼年到進入大學,一直按著規矩行動。凌晨四點他就起床禱告、讀經,進入大學後,還是按照這樣的方式生活。在牛津大學他和弟弟查理斯建立聖潔會,他被聘請督導聖潔會的會員,為了樹立好榜樣,他更加認真的禱告、讀經、傳福音。後來他被按立為牧師,在父親過世後,他沒有按照父親的意思接續去牧養父親的教會,於是他的家人必需要搬離牧師館,遣送到各個不同的地方。衛斯理兄弟那時都下定決心成為宣教士,竟然要遠赴美國,把福音傳給印地安人。

1735年衛斯理一行人去美國時,經過大西洋,在航行當中遇到狂風巨浪,當時的情況非常危急,他心裡非常恐懼,他害怕自己還沒開始傳福音就要葬身海底。在他陷入驚恐的昏迷中,突然聽到有信徒在唱詩歌,有讚美主、敬拜主的聲音。這時他抬頭看到兩種截然不同的情況與場景,一邊是在地獄邊緣垂死的吶喊與掙扎,另一邊猶如置身天堂,在敬拜讚美創造我們的唯一真神。他想: 「為什麼我正在這裡面對死亡的危機,可是這些人卻能非常平靜安穩的唱詩歌、讚美主。」衛斯理於是趨前詢問:「你們不害怕嗎?我是牧師,連我都很害怕了!」這些人回答: 「我們不害怕!因為我們已經經歷到神與我們同在。」這一句話猛烈的衝擊到衛斯理的生命,逼著衛斯理開始去思考:「我跟他們有哪裡不一樣呢?我的問題出在哪裡呢?」

下船後衛斯理打聽到他們是摩拉維亞信徒,而後他跟摩拉維亞的領袖見面,問他:「為什麼你們的信徒們不害怕呢?」這位領袖問衛斯理:「你真的相信神與你同在嗎?」衛斯理說:「我相信。」他再問衛斯理一次:「你真的相信這位主是你的救贖主嗎?」衛斯理回答說:「是的,我相信。」他再次問衛斯理:「你相信神與你同在嗎?」衛斯理說:「是的,我相信。」衛斯理的答案百分之百正確,可是他的心裡卻是空虛的,嘴巴說著正確的答案,可是心裡卻沒有確據,衛斯理比任何一個人更認真的追求基督教的道理,可是他的心裡空虛,不斷的想自己的問題出在哪裡? 後來他在美洲傳福音失敗了,因著男女感情的緣故,他被舉告,要面對官司,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他偷跑回英國去。

3.          衛斯理的重生

在英國他又遇見了摩拉維亞的信徒領袖,名叫彼得‧波勒(Peter Bohler)。約翰.衛斯跟彼得說:「我是個失敗的牧師,我真想放棄講道的事奉,連我自己都沒有確信神與我同在,怎麼可能還傳福音給人呢?」這話對外人來說,真的很奇怪,比任何牧師都更追求禱告、讀經、幫助別人的牧師怎麼會跟一位摩拉維亞的信徒說這樣的話呢?其實答案很簡單,就是「有空有理論卻沒有實際經歷」。此刻彼得跟衛斯理說:「你繼續講道吧!你說你沒有信心,那就繼續講道,直講到你的信心起來為止。你的信心在哪裡,你就講到哪裡。」衛斯理回答說:「我不知道怎麼做。」衛斯理帶著這苦悶離開了,在那個星期三的晚上,他散步時無意間來到一個小小的聚會地方,他被吸引進去,坐在最後一排聆聽,講台上有一個人正在朗讀馬丁‧路德所寫的《羅馬書序言》。我們都知道《羅馬書》講的是因信稱義,衛斯理在後面聽到這個朗讀時,心中突然火熱起來,就在此時此刻,他經歷到:「我真的相信耶穌赦免了我的罪,我真的相信耶穌是我的救贖主。」因為有很奇妙的事情發生在他身上,他那時才恍然大悟:「我何等努力的研經,我何等努力的讀書,我何等努力的講道,可是到頭來,我竟沒有真的相信我有救恩。」 1738524號這一天,衛斯理真的經歷到福音,並且相信自己有救恩。全世界的【衛斯理公會】定524號為約翰‧衛斯理的重生主日,為了紀念當日衛斯理的經歷。

4.          衛斯理重生之後看重經歷

衛斯理在重生之前,他何等努力的追求、讀書、研究、講道,卻無法得著「相信」,然而在他「真正的相信」後,他連講道都改變了。就在他得著得救的確據後,他靠著信心去分享得救後的生活,他進入到【英國聖公會】,向著大眾呼籲道:「你們要做真正的基督徒,而不是差不多的基督徒。」這樣的話聽在【聖公會】信徒的耳中非常不悅,甚至反感,他們反唇相譏,對衛斯理說:「難道只有你是真正的基督徒,我們就是假的了嗎?」 但是衛斯理不以為忤,反倒非常積極、熱切的分享這個信息,他說:「我讀聖經、研究神學,35年當中沒有得著答案,只有在經歷後才真正的得著,所以你們也需要這樣的經歷!」

英國【聖公會】徹底排斥狂熱主義,聖公會的信仰上有三大屬靈石柱,第一是聖經、第二是傳統、第三是理性,這是他們歷久不變的傳統。如今衛斯理除了這三樣之外,也強調經歷(Experience),後來【衛理公會】把「經歷」也放進他們的傳統裡,成為第四根信仰的石柱,也是他們約定要遵守的四項傳統。雖然有些信徒不認同某些來自孩子的不合理幻想,但是仍然還是尊重他們的經歷,尤其看重信徒們親身經歷聖靈的事件,此外神的話語也非常重要,他們認為這些都該在傳統裡保存下來。

5.          衛斯理重生後的屬靈生命

衛斯理以重生為一生轉捩點,在這之後,他的生命有了180度的大幅轉變,屬靈生命也完全改觀,屬靈的能力也大為不同。在173911日慶祝新年那天,大概有60位信徒聚集在一起,聖靈大大的澆灌在這60多位信徒的身上,很多人哭泣、很多人倒下來、很多人說方言。當聖靈臨到他們當中的第一個現象就是徹徹底底的悔改,悔改之後讚美主。聖靈降下的第二個現象是當衛斯理出去傳福音時,很多被魔鬼綑綁的人得著釋放、很多罪人撲倒在地、很多人得著醫治。

那個時代醫治精神有問題的人就是抽他的血,然後用針刺他,如果沒效,甚至用電擊來刺激他,目的在使病人清醒正常過來。那時醫生就是用這種醫療方法醫治病人,雖然進行了如此激烈的手段,對精神病患仍然束手無策,被綑綁的人依舊無法得釋放。但是奇妙的是,當衛斯理傳講簡單的信息時,惡者馬上從這個人的身上離開,這個人馬上張開口讚美主、認真悔改,向神說:「求主祢憐憫我!」若用英國聖公會的傳統眼光來看,這分明就是狂熱主義,所以那時聖公會的牧者與會眾警告衛斯理不要做這樣的佈道,同時也不允許衛斯理牧養教會。英國聖公會的傳統規定一定要在禮拜堂裡講道,在禮拜堂外的講道不算講道。當時英國【聖公會】的牧師是由總會委派到某個地方牧會,因為他們認定衛斯理追求神秘的狂熱主義,所以總部沒有給衛斯理委派任何牧養的機會。如果是以前,遵守規矩的衛斯理一定會聽命於【公理會】的會督,可是現在他不一樣了。衛斯理被聖靈充滿之後,他只聽主的聲音,而不是會督的聲音,他承認會督的傳統很重要,可是聖靈的指示更重要。透過《使徒行傳》,衛斯理瞭解初代教會時代,使徒被聖靈充滿後出去傳福音,所以【公理會】不該按照傳統,只在教會裡講道,這是不對的,而且只在教會傳講也沒有效果,傳道人必須要出去傳揚主的福音。這時候衛斯理說了一句名言:「全世界都是我的牧區」衛斯理認為既然【公理會】沒有給他教會牧養,那他就走出去,到山區、到河邊去傳揚主的福音。

英國也有很多【長老會】的信徒,當衛斯理傳福音時,發生了很多神蹟奇事,聖靈大大的同在、充滿在這當中。然而看在沒有經歷過聖靈的人眼裡,這是非常奇怪的事。英國【衛理公會】的信徒禱告時,跪在主的面前,高舉雙手、向主呼喊,然而【長老會】則是站在原地、安靜的禱告。或許大家不知道:其實【五旬節派】是從衛斯理出來的派系。【衛理公會】的傳統是高舉神的話語、看重聖靈的動工、以及關懷社會,這三個主要的思想連結在一起,所以最強調聖經的就是【衛理公會】的傳統教會。當時很多人都會警告衛斯理,不要追求狂熱主義,其中有一位與衛斯理非常親近的朋友叫喬治.懷特菲特(George Whitefield),他講道比衛斯理更厲害,有一次衛斯理跟他分享在傳福音時發生的種種現象,可是懷特菲特並不認同衛斯理的行為和發生的現象,他覺得這是不對的。過了幾天後,懷特菲特在講道時,對會眾說:如果你願意認罪悔改的話,請走到前面來,我為你們禱告。這時候有四個人撲倒在他面前,並且開口悔改,懷特菲特被這樣的現象嚇到了,這使他無法否認衛斯理的經歷,可見得「經歷」是何等重要。


【三、衛斯理的靈性生活】

在衛斯理裡面,有遵守規矩的靈性,他有系統的過著屬靈生活,他徹徹底底的研究神的話語、按照時間禱告,他也非常強調行善,不是因著行善得救,而是透過行善證明我是得救的基督徒。很多基督徒雖然口裡承認「因信稱義」、心裡相信「因信稱義」,可是嘴巴上還是不斷的罵別人,所以我們要堅持做有善良行為的基督徒,倚靠神的教導,分別為聖,在受洗之後,仍然要繼續讀聖禱告。從日記裡,我們看到衛斯理非常追求系統性、有規矩的靈性生活,我們得承認: 人很奇怪,人如果沒有過規矩生活的話會越來越懶惰。

衛斯理受清教徒母親的影響,他有著清貧的靈性。從小他因著家庭清寒的緣故,即使長大後,仍然也過著簡樸的生活。即使他擔任牧師,有了薪水,也一樣非常節儉。衛斯理一個月的薪水是30英鎊,其中28英鎊是生活費,2英鎊則拿來賙濟窮人,就算他的薪水增加了,他還是從增加的薪水中,留下一部分去幫助窮人。衛斯理有一個講道主題是《使用金錢的法則》,講的是: 即使人賺很多錢、也存了很多錢,最後還是要給出去,這是衛斯理管理財務的原則。

在重生那段時間,摩拉維亞信徒對衛斯理的影響很大,衛斯理跟他們走得很近,可是後來他發現他們有問題,有衛斯理無法認同的缺點。他們是一群靜默主義者,靜默主義是等候在神尚未對我說話之前,等候可以什麼都不動、什麼都不要做,單單閉著眼睛,專心等候神的話語。因著這樣的歧見,衛斯理跟摩拉維亞弟兄分手道揚鑣。依照衛斯理的屬靈規矩,其實很簡單,第一條是:絕對不要行惡,第二條是:多多行善,第三條是:一定要遵守神的律法和典章。衛斯理比喻道: 我們如果沒有運動,就無法得著健康的身體,我們的靈性也是這樣,如果我們的靈性沒有操練,就會懶惰、得著疾病,所以「靈性的操練」是衛斯理所強調的「恩典的途徑」。「恩典的途徑」的觀念是: 恩典不是白白臨到的,為了得到恩典,我們要努力,所以恩典的途徑就是要不斷的行善。由此可見,衛斯理所主張的靈性是實踐的靈性,也就是要將所懂得的都把它實行出來。

最後我要強調的是:他的靈性裡最重要的就是體驗的靈性,因為如果沒有經歷的話,一切都是枉然,就算我們懂得再多,可是一定得要經歷。衛斯理有幾項特質:他有熱情、有奇妙的經歷、他對神的話語有明確得把握,這樣的衛斯理才足以有能力去改變英國、改變世界。


【結語】

1973WCC(世界教會協會)聚會的時候,宣布世界宣教結束,因為神的福音已經進入世界各地。1974年洛桑大會上,Dr. Ralph Winter又宣佈:宣教還沒有結束。因為若仔細考察聖經的話語,「萬國」並不是指每個國家,而是指每個種族,若從種族的角度去看宣教的話,確實尚有很多種族沒有聽聞過福音。所以Dr. Ralph Winter說得並沒有錯,宣教還沒有結束,而是才要再開始,這是福音派的洛桑大會的重要性。Dr. Ralph Winter提到世界上典型的宣教模範就是英國的約翰.衛斯理,他主張我們要重新學習、解釋衛斯理的牧養和神學。衛斯理的觀念裡,不是追求大型教會的那種成功牧養,也不汲汲於追求教會外在的擴張,而是關心每一個信徒的聖潔,因著英國衛理公會的信徒追求聖潔,整個英國就得以被改變。衛斯理的循道運動就是英國大革命裡的其中一個重要的精神,我來自韓國的【衛理公會】,我盼望韓國也能透過衛斯理的神學重新再站立起來。

3/29

第二講: 衛斯理和牧養


3/30

第三講: 衛斯理和復興




2015年  第二屆屬耶穌的人門徒訓練研習會---24小時仰望耶穌

講員: 劉基成牧師

(韓國好牧人教會主任牧師、KOST海外韓國留學生佈道會國際理事)

地點: 高雄鳳山活泉靈糧堂

時間: 2015112()P.M.1:3015(週四)A.M.11:00

費用:3400元。


2015  金振斗博士—約翰衛斯理的故事

聖光神學院60週年衛斯理學術研討會

3/24(二)上午8:00-12:00論文發表
論文一: 生命回轉的成聖(CONVERSION):約翰.衛斯理的重生經歷和得的確據
發表: 金振斗博士(韓國永登浦中央衛理教會牧師)
論文二:靈命操練的成聖(SPIRITUALITY):約翰.衛斯理基督徒的完全和靈命操練
發表:林崇智博士(香港循道衛理聯合教會會長)
論文三:主共同體的成聖 (COMMUNITY):約翰.衛斯理小組和教會更新運動
發表:龐君華牧師(中華衛理公會城中教會牧師)
3/25(三)上午11:00-12:00感恩禮拜

2014年 第一屆屬耶穌的人門徒訓練研習會---24小時仰望耶穌
神所使用的人是跟耶穌的關係親密的人,屬耶穌的人門徒訓練是訓練看到耶穌而在生活中為耶穌付出行動的人

講員: 劉基成牧師

(韓國好牧人教會主任牧師、KOST海外韓國留學生佈道會國際理事)

地點: 天主教真福山國際會議中心

時間: 2014113P.M.12:30()15(週三)P.M.1:30

費用: 5000元。

教導內容與特色:

1.          門徒訓練事工的核心牧會哲學

2.          門徒訓練教材以屬耶穌的人與靈修日記為主

3.          接納門徒事工教會的實際成果為見證發表

4.          在門徒事工中,如何建立師母和姊妹信徒

5.          經驗門徒生活的WORKSHOP.

6.          介紹跟門徒訓練有關的教會事工

7.          如何引導門徒訓練

8.          門徒訓練從開始到畢業

此信息登載於院訊380期,20142月,第2至4頁。

2014年華人衛斯理資料中心成立感恩禮拜及衛斯理的根"簽書會

衛斯理中心成立目的:

1.          發揚衛斯理聖潔教義與實踐神學

2.          出版與連接衛斯理宗相關的書籍及期刋

3.          提供衛斯理宗教義研究之資源

時間: 3/20 15:0017:00

登載於院訊381期,20144月第8頁。


2014年衛斯理週  專題講座  金振斗博士—衛斯理的根

作者盼讀者能藉由此書更深刻地瞭解衛斯理兄弟和循道會的歷史,並希望衛斯理的祖先、父親撒母耳、母親蘇珊娜的生平,

能夠對我們的信仰和生活有所幫助。

3/20  11:00至11:50講座一 衛斯理和成聖論

3/20  13:30至14:20講座二 衛斯理的靈修

3/20  14:30至16:00講座三 衛斯理的講道

3/21  11:00至11:50講座四 衛斯理的聖靈論

登載於院訊381期,20144月第8頁。


2013  林長贈會長(中華衛理公會會督)


2012  李基宏博士


2011  Dr.Hkevin Mannoia


2010  Dr.Ho
ward A. Snyder

聖光2010年衛斯理週講座

講員: Dr. Howard Snyder

口譯:吳文秋牧師與潘尚智牧師

Dr. Snyder為循理會當代兼具牧養與教學全備之神的僕人。目前為加拿大天道神學院、衛斯理研究特聘教授,1996-2006年於美國肯德基州阿斯伯理神學院擔任宣教學教授,期間並於芝加哥、底特律及巴西的Sao Paulo牧會。Dr. Snyder忠於衛斯理神學精神,著有研究衛斯理神學必讀書籍「奮進的衛斯理與教會更新之模式」,近期並與魯尼恩合著「解讀教會DNA: 發現基督身體的生命密碼—Decoding the Church: Mapping the DNA of Christ’s Body」。

主題:

第一、心靈探索- 走過歷史.循理會年

第二、當代全球宣教神學

霍華德.施耐達博士帶來精湛衛斯理神學精髓及時代性的信息,透過兩位譯者的即席翻譯,讓我們迅速領受、深盼「衛斯理的八個看見」成為今日二十一世紀不可或缺的看見。

時間:31518日。

登載於院訊333期,20103月第3

登載於院訊334期,20104月第6